新闻与活动西湖新闻大学新闻

开学季 | 真的去中国读大学?出发前一周她紧张得哭了
大学新闻
冯怡公共事务部2024年08月06日
媒体联系 张弛邮箱: media@westlake.edu.cn
电话: +86-(0)571-86886861
公共事务部

如果快乐和自信是活的,它们要从这张照片里跳出来了,就像头脑特工队里的乐乐。

开学典礼上,不同国籍、不同文化、不同肤色、不同语言的这群人,用全世界通用的笑容感染了很多人。

他们是谁?

他们,是西湖大学第二年面向全球招收的本科留学生。

他们,没有特殊的教学安排,将和中国同学上一样的课、住一样的书院,互相竞争,也彼此合作。

来自美国、瑞典、菲律宾、哈萨克斯坦的这8位同学,为自己做出了“去中国上大学”的选择——这也许是他们十几岁的人生里,第一次做出如此独立的决定,第一次下这么大的决心。

直到出发去机场,在那个时间与空间交叠、雀跃与离绪并存的地方,他们中的大多数,才真正感知到“世界之大”的紧张,以及“我如此渺小”的焦虑。

“我真的要去中国读大学了?”

“我真的要去中国读大学了!”


Joshua Cevey是8个人里对西湖大学最熟悉的。他来自美国贝塞斯学校圣安东尼奥校区,是西湖大学首届本科留学生Bella、Nicole的学弟。

早在一年前的8月,他就听说过西湖大学了。等到12月招生宣讲会的时候,他早早地抢了第一排的座位。

Joshua

“然后很快,去年12月底就决定来西湖大学了,这半年多,我一点儿都没觉得紧张。

直到出发的前一天,我感觉很不好,感觉肚子里各种翻腾挑动,似乎要打结了。我和我的姐姐出去散心,一想到明天开始就见不到她了,我感觉更不好了。去机场的一路上简直糟糕透了,我给我的朋友们发短信,‘我这是怎么了’,‘我该怎么做’。

看来我真的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,很高兴我从这段焦虑的情绪中走出来了!”

同样喜忧参半的,是陪Joshua来报到的妈妈。“作为母亲,错过他这四年的成长,还是挺难过的。” Joshua的妈妈是圣安东尼奥当地的儿科医生,姐姐在贝勒医学院上学,她们都不曾来过中国,但很支持Joshua来西湖求学。


Zahara Scray和Howard Zhuang也都来自美国。尽管报到时间是8月3日,但他俩提前4天就到了,是住进书院的第一位男生和第一位女生。

Howard的父母在美国经营着一家餐馆。他喜欢中国文化,对生命科学和医学感兴趣。

Howard

“我的姐妹都在美国上学,爸妈也马上要回去了,所以还是挺紧张、挺焦虑的。”


Zahara的家庭则更“融合”一些,妈妈出生在非洲,年轻时离开喀麦隆去美国留学;爸爸是美国人,曾创办过自己的科技公司,现在在美国一家大型保险公司负责IT和数据业务。因此,Zahara从小就对数学和计算机感兴趣。

Zahara

“一开始很兴奋,我心里想着,哇,我真的要去中国上学了!

但就在我们开车去机场的路上,我不知道怎么回事,当一切真的发生了,我似乎什么话都说不出来,我甚至没有意识到我当时有多紧张。

但当我真正来到这里,我知道这是我期待的,我现在依然很兴奋。”


另外两位美国女生——Rebecca Walla和Callie Price没有邀请家人陪同,选择了一个人来报到。

巧的是,虽然一个来自威斯康星,一个来自犹他,但两人的航班挨得很近,如果不延误,她俩抵达萧山机场的时间只相隔两个小时。这还是本科生书院的老师发现的,她在群里“撮合”了一下,让她俩可以在机场结伴,也好有个照应。

Rebecca曾在韩国上过一年学,“西湖大学”这个选择,是她自己上网搜出来的。

Rebecca

“当我收到录取的邮件时,我马上告诉我的朋友们,‘你们觉得我该去中国上学吗’,几乎每个人都说‘当然啦,你还有什么可考虑的’。

我不是第一次出国留学,我以为我不会紧张的。当我到了机场,转过身看向站在我身后的爸爸妈妈,我突然就不想走了。但这是我的决定、我的选择,让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成长。”


Callie是8个人里最晚一个确认录取的。

得知西湖大学,已经是她高中毕业前的最后一周了。那天,是和往常一样的中文课,她从五六岁就开始学中文,已经学了12年。

老师向所有同学介绍了一所位于中国杭州的年轻大学,Callie起初并不在意,毕业季这样的介绍有很多,她早就申请好了美国的大学。

“诶,是中国!”她突然反应过来。“为什么不去中国呢?我从小到大都在学中文!”

Callie

“我是在被真正录取后开始犹豫的,我心想,我真的要搬去中国吗,我有很多兄弟姐妹,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对我来说真的很困难。

我是在毕业后马上决定来西湖的,所以我没有太多时间去真正消化这件事,我试着把这些事情放一边,我真的很紧张。尽管如此,过去这一周我哭了好多次。

直到出发前两天,我开始变得自信,越来越期待,要知道我家还从来没有人出国留学过。老实说,就像做梦一样!”


Shaun Masigman是照片里跳得最高的那个男生,来自菲律宾。

他和来自瑞典的Casper Lilliestielke一样,因为父母在中国工作,都曾在中国读过国际学校。Shaun是在青岛读的,Casper则是在上海,两人在中国都有很多朋友。

大概是因为相似的背景,Shaun和Casper在申请大学时,都不局限于自己的国家,而是在全球范围内“广撒网”。

Shaun

“我喜欢生物学,西湖大学是一个理想的选择。比起在菲律宾,这里的导师和科研设备都能让我收获更多东西。

但这毕竟不是到一个新的城市旅游,而是真正在这里读四年大学。一想到等我父母回去了,我必须学会独立,就有一连串的问题冒出来,搞得我很焦虑。”


Casper应该是8个留学生里最不紧张的。

就在他申请到西湖大学Offer的时候,他的父母也申请到了在上海工作的职位。对他来说,这趟出发飞中国的旅途,并不是他一个人来留学,而是全家人又一次“回中国”。

为此,Casper的妈妈收获了好几位留学生母亲的羡慕。“我很高兴,我就在不远的上海,不会错过Casper的成长,他想我们的时候也能来找我们,当然了,得看他想不想来。”

Casper

“我从小就喜欢中国,所以当我决定在中国寻找升学机会的时候,我咨询了母校(上海英国学校)的指导老师。

我觉得西湖大学是一个很棒的选择,有我喜欢的专业、喜欢的文化,还有我很喜欢的跑步!”


还有一位有些腼腆的女生,来自哈萨克斯坦的Sholpan Amankeldi。

别看她文静内向,却很擅长捣鼓机器人。过去十年,她去过很多国家参加机器人相关的竞赛,也多次亲眼见证中国的大学生问鼎国际上的机器人赛事。她做了一些功课,找到了“西湖大学”。

Sholpan

“我和爸爸提前两天来到学校。虽然我去过很多国家比赛,但来到一个不一样的国家念大学,还是很紧张的,我甚至都哭了。

但当我们走到校园里,一切压力和焦虑都消失了,这里的人都很聪明很友善,我感受到积极的能量和积极的情绪,希望这些能陪伴我在这里待四年。”


Sholpan说的积极能量,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Ysabella Barroso,学校里大家都叫她Bella。

她是Joshua在美国的中学学姐,也是西湖大学首届招收的国际生。去年夏天,当她作为大一新生入学时,她小心地藏起了自己的紧张。今年,她作为迎接新生的学姐,听到大家的紧张心情,也忍不住“自曝”:

“当时我只觉得一切都不是真的!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,我心里想的都是‘No Way’,我觉得飞机只是出去飞一圈,最后一定是降落回圣安东尼奥的。”

一年后的Bella,没有飞回圣安东尼奥,她把一整个暑假都留给了西湖的小伙伴。

学弟Joshua也发现了这个变化。“我听Bella说,她刚入学的时候,中国同学怕自己英文不好,都不太敢和她聊天。但我发现并不是这样,同学们都很健谈,是他们消除了我的紧张。”

如校长施一公在开学典礼致辞中所说:同一个世界,同一个梦想。

报到那天,不同国籍的同学很快打成一片,没等家长会结束,就相约去新食堂聚餐了;开学那天,本科生书院家宴上,天南海北的同学你教我讲普通话,我教你说英语,中间夹杂着各种方言和小语种。

年轻的他们正在成长——

学会接纳不同的人、不同的观点,学会感同深受、消除偏见、应对冲突,学会理解中国、理解世界。

Baidu
map